山东环评审批实现“当天立取”,3天办结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16:5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殷婷
10月29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情况。
近年来,山东聚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着手,先后开展了多项试点创新工作,探索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融合评价的新路子,切实做到了让企业少跑腿、少花钱,给企业和百姓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方面,选取青岛中德生态园、烟台莱山经济开发区等16个符合条件的园区开展试点,让宏观规划和微观项目有效联动。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做好源头“导航”。充分发挥规划环评的宏观把控和环境引导作用,通过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精细化、空间化要求融入规划环评,形成清晰明确的环境准入条件和企业引入行业控制级别表,这相当于为项目落地提供了精准的“环境导航图”,企业输入详细信息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项目“能不能上”“能在哪上”;对不符合规划环评要求的建设项目,将有关制约因素提前告知企业,规避企业投资风险,将“事后否决”变为“事前服务”。二是优化项目审批,实现落地“加速”。在审批环节,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推出了降低环评等级、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等五项具体改革措施,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比方说,青岛的一家建设单位,拟在不同区域建设的21条道路,一起“打捆”取得了环评批复,企业负责人当场表态“没想到可以合并成一个报告编制报批”“这样的改革希望越来越多”;再比方说,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项目,企业作出承诺后,当天即可实现环评批复“立等可取”,审批时长大大缩短。据山东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87个项目享受到联动试点改革政策红利,实现了环评审批“加速落地、轻装投产”。
在优化环评分类管理方面,将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聊城茌平经济开发区等3个园区纳入国家试点,选取部分符合条件的行业项目取消环评报告表编制,为企业直接减负。同时,推动环评与排污许可制度深度融合,构建从源头预防到过程监管的环评管理全链条体系,实现“抓大放小、精准管控”。试点以来,3个园区共有27个污染排放少、环境影响小的项目豁免了环评手续,群众就兴奋地表示,“在别的地方怎么也得等上一个月,在这儿,前后3天,填个表就办好了!不光不用编环评,连验收手续都给省了,少花了5万多块,很开心!”
“环评改革,贵在持续,重在落实。省生态环境厅将持续深化环评领域改革,推进现有试点改革走深走实,切实做好跟踪调研和效果评估,统筹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及时调整配套政策,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王福栋说,围绕“为项目环评提速,为企业经营降本,为政府服务增效”,在加强行业环境准入指导、环评智慧化辅助审批、小微企业项目落地等方面,继续推出新的改革举措,以高质高效的环评审批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帅为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