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高中学位1010个!薛城区为教育工作提供这些“硬核”保障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昨天07:49 143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林佩瑶

10月28日,枣庄市薛城区基本公共服务成效“学有优教”新闻发布会召开。薛城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涛介绍,薛城区新增高中学位1010个、完成4所学校改造升级等,并且多项工作指标位居全市前列,谱写了薛城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胡涛提到,薛城区委、区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发展提供硬核保障。加快和谐路小学等项目建设,启动市第三实验学校建设,舜耕实验学校二期投入使用。枣庄十二中实现迁址,枣庄五中(高中部)进城办学,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公办教育。投入400万元,完成4所学校改造升级,实现“颜值”与“功能”双提升。今年新增高中学位1010个,尤其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在舜耕实验学校开办免费高中班。停办7年的区实验幼儿园开始招生、实现复办,填补了新城东部区域公办幼儿园的空白。认定普惠性民办园7所、新增普惠园位2000余个,省级一类以上优质园占64%,超出省标准14个百分点。撤并2所农村小学,为21所乡村学校3370名学生提供“平躺睡”条件。平稳接管枣矿技术学院,与枣庄理工学校合作办学,新增无人机等8个热门专业,通过“3+2”“3+4”等贯通培养。投入1588万元,实现所有学校千兆接入,建成智慧教育云平台及大数据系统,教师在线备课评课常态化,云课件被全国367个城市获取45万余次,临山小学入选全国第一批智能研修领航校。

同时,薛城区聚焦师资队伍、教育质量两大核心,推动各要素协同发力、全面提升。通过公开招聘、公费师范生安置、“榴枣归乡”等渠道补充教师126人,特别是校园招聘优秀师范生29名,抽调70名农村教师进城交流,为教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分层分类组织全员研修1.6万人次,深度培训骨干教师400余名,大力实施“名校长、名教师”工程,先后有5人获省特级教师称号,111名教师荣获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占比全市最高。实施“教研员驻校教研周”制度,区级“新课堂达标”抽验评优课达标率96.2%;开发精品校本课程24门,入选省优秀课程设计8项、省部级精品课9节,数量全市第一;1名教师荣获全国技能大赛第二名,实现国家级赛事重大突破。丰硕育人成果。建成35个标准化家校协同中心,对小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常态化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有效构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打造“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12个,枣庄八中“跨学科融合”案例在全省推广,为15所学校配备“智慧体育锻炼屏(盒)”,全区义务教育学业、体质健康等主要指标明显提升。2025年高考,全区两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特型上线、一段上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枣庄理工学校本科上线317人,升学率连续4年大幅攀升。

胡涛强调,薛城区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严之又严、细之又细抓好校园安全,全区学校持续保持安全稳定的良好局面。巩固深化“群腐”全链条整治成果,57所供餐学校完成运营模式调整,在全市率先推行“盲选”机制,2所学校食堂成为全市标杆,大宗食材统一配送率100%,“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全覆盖,家长随时可监控食堂。精准资助兜底。发放274万元、覆盖5012名学生,免除学费743.8万元,“励志奖学金”、节日救助等惠及1.8万人次,助学贷款“全流程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不让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落地生根。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招生报名“一网通办”,入学条件更加阳光,家长心里更加亮堂。定制44条线路、178个站点,服务2000余名农村学生安全舒适上下学。联合多部门开展违规补课专项整治,查处隐形变异培训机构47家,关停无证办学点29处,“1226”校外培训治理模式全省推广。落实“校长接待日”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入万户、访民情”,热线、“两枣”平台满意率达99.75%。

责任编辑:林佩瑶

林佩瑶

奔跑中的娱乐记者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