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海外点赞!青铁经验“出海”,刷新印尼施工纪录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10-28 127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赵波

日前,印尼雅加达供水工程项目传来振奋人心的喜讯:依托青岛地铁班组建设经验,该项目大幅提升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成功将一台1.8米内径顶管机精准顶进480米,刷新了印尼最长顶管区间施工纪录,中国基建“青岛智慧”在海外写下的亮眼一笔。

这一突破的背后,是青岛地铁施工经验的跨洋赋能。据悉,项目施工团队曾专程赴青岛地铁9号线2标段3工区正阳东路站及正福盾构区间学习,将“小立法+二次分配”等班组建设经验“移植”到印尼工地。作为雅加达供水工程的关键环节,该项目计划投入17台内径0.8至1.8米顶管机,累计完成100余次顶管始发接收作业。如今,从站稳脚跟到领跑全线,项目赢得了业主与总包方的高度认可,还将“不渗不漏,内实外美”的饰面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标准带到了印尼,更使得中国智造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经验在当地的美誉度持续攀升。

青岛地铁9号线正阳东路站的“青岛方案”如何在海外刷新施工纪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与班组建设的双重发力。青岛地铁9号线正阳东路站施工中采用的定制不锈钢模板,能有效防止模板生锈污染混凝土,显著提升表面光洁度;搭配脱模剂喷涂形成保护膜,从根源上解决模板粘连问题。更重要的是,不锈钢模板与智能恒湿养护系统形成“组合拳”,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联动自动雾化装置为混凝土硬化提供最优环境,确保工程“里子结实、面子漂亮”。

技术之外,班组建设是另一大“法宝”。正阳东路站混凝土作业班组践行的“二三四五”工作法,用“小立法+二次分配”激活一线工人参与式民主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奖金激励老工人分享施工经验,衔接理论与实践。在印尼项目中,中国班组与外籍产业工人“结对子”,将这一模式手把手传授,快速提升了当地施工团队的专业水平,为刷新纪录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据悉,青岛地铁9号线正阳东路站以班组建设辅助现场施工生产,是新时代产业工人改革的生动实践。通过科技赋能与管理创新,项目铸就了被誉为“地下水晶宫”的优质工程,为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硬核”百年工程提供了核心路径,其经验的跨洋输出也为中国基建标准走向世界提供了鲜活样本。

责任编辑:崇真

赵波

10年采编生涯,干过热线记者,时政记者,壹点就来,欢迎爆料!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