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田佳玉 通讯员 林慧芹
水袖如流云扬起,唱腔似惊雷穿堂。10 月17 日晚7 时,威海市群众艺术馆海洋剧场内灯火璀璨,伴随着明快热烈的京胡齐奏《迎春》,2025 “环翠杯” 第二届全国京剧票友节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6 个地市的票友们,褪去日常身份,化身舞台上的“名角儿”,一腔一调尽显婉转,一招一式饱含韵味,让京剧在这方舞台上焕发出蓬勃生机。
本次票友节由中共威海市环翠区委宣传部、威海市环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这场汇聚全国票友的文化盛宴,不仅是票友们切磋技艺、以戏会友的舞台,更成为环翠区传播京剧文化、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国粹魅力的重要窗口。
票友齐聚
业余亦有专业范儿
“票友”,是戏曲界独有的亲切称谓,特指那些热爱戏曲、擅长演唱却不以专业演戏为生的爱好者。不同于普通戏曲观众,他们不仅“爱听戏”,更热衷于“登台演戏”,凭借着对京剧的满腔热忱,成为京剧文化传播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民间力量”。
开幕式的舞台上,票友们各展所长,将京剧“生旦净丑” 四大行当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擅长旦角的票友扮相俊美动人,水袖轻舞间,一个转身、一次回眸,将女性的柔美与温婉刻画得入木三分;主攻老生的票友则以苍劲有力的唱腔、沉稳大气的表演,将剧中人物的豪情与沧桑演绎得淋漓尽致。虽是业余爱好者,但他们的唱腔、身姿丝毫不输专业演员,精彩的表演赢得台下阵阵叫好声,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江培松、于华珍等共同演绎的《大登殿》选段更是成为当晚的高光时刻—— 扮演薛平贵的老生唱腔浑厚有力,将帝王的威仪与对妻子的温情完美融合;扮演王宝钏的旦角唱腔婉转,把苦守寒窑十八年的坚韧与团聚时的动容演绎得入木三分,现场观众都被深深打动。
来自天津的名票汪永秀在京剧票友圈中颇具声望。看完开幕演出后,她感慨道:“戏曲的传承发展、发扬光大,离不开票友们的大力支持。今天的演出太精彩了,老生、青衣、花旦各个行当都有出色表现,大家的水平都很高,这足以看出环翠区京剧传承的群众基础有多扎实。希望环翠区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一起为京剧的传承出份力。”
小票友登台
传统文化植心间
在开幕式的表演中,一群来自少儿京剧班的“小票友” 们成为舞台上一道亮眼的风景线。他们身着迷你版的京剧戏服,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字正腔圆的唱腔,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少儿京剧联唱,生动展现了环翠区京剧教育的丰硕成果,也让现场观众看到了京剧传承的希望与未来。
今年12 岁的高翊航,个头挺拔,学习京剧已有3 年时间,如今唱起戏来已是有模有样。他说:“我们学校有戏曲社团,我刚上小学时就被社团里学长学姐的表演吸引了,然后报名学习京剧。每次穿上戏服,我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希望能一直坚持学下去,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京剧‘高手’。”
同样是12 岁的钱佳乐,因身材高挑,扮起虞姬来格外灵动。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青衣的她,谈起京剧满是喜爱:“青衣的唱腔特别优美,我第一次听老师唱《霸王别姬》里虞姬的选段,就被深深打动了。现在我每天都会抽时间练习唱腔和身段,这次能在票友节上表演,我特别开心。”
11 岁的朱相润学习京剧也有3年了,为了此次票友节的演出,他每天都刻苦练习基本功,从不间断。“我最喜欢的京剧角色是《文昭关》里的伍子胥,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别打动我,也一直激励着我,不管是学戏还是平时学习,遇到困难都不能轻易放弃。” 朱相润坚定地说。
“以前我对京剧一点都不了解,陪爷爷来参加票友节,看到台上和我差不多大的小票友们唱得一板一眼,觉得京剧其实挺酷的,以后我也会多关注京剧。” 年轻观众王浩说。
以节为媒
拓宽京剧传承新路径
千百年间,京剧在方寸舞台上演绎着世间百态,而满怀热忱的票友们,更是为京剧的发展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动力。在文化日益多元的当下,京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更广泛的参与和更多维的碰撞。
威海市京剧协会主席、环翠区京剧协会名誉主席孔中表示:“本届’环翠杯’全国京剧票友节,汇聚了全国各地数百名京剧票友,大家怀着对戏曲的热爱齐聚环翠,以戏交友、共同学习,登台表演打造了一场戏曲文化的‘全民盛宴’。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票友们展示技艺、交流心得,更能让更多人了解京剧、爱上京剧,为京剧传承拓宽新路径。”
据了解,本届“环翠杯”全国京剧票友节将持续至20日,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有不同行当、不同风格的精彩演出在环翠轮番上演——从经典剧目的选段演绎,到票友间的技艺切磋,每一场都藏着京剧与大众对话的温度。
这场汇聚全国票友的文化盛宴,不仅让环翠成为全国京剧爱好者的“聚集地”,更让京剧这门古老的国粹艺术,在与大众的亲密接触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如果你也对京剧感兴趣,不妨关注本届“环翠杯” 全国京剧票友节,走进剧场、校园,感受京剧的独特魅力,为票友们的精彩表演喝彩!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