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邱明 主余凤 赵彦辰
9月13日下午,“数字化时代沂蒙精神传播”专题研讨在临沂大学举行。作为“沂蒙精神代代传”研讨会活动之一,紧扣“数字化”“传播”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沂蒙精神传播新模式、新路径进行了探讨。
研讨会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总经理、大众报业集团编委兰传斌主持。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力资源部原主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王友明,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赵付科,嘉兴大学红船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彦娟,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任宇波,先后作主旨报告。
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暨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长朱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临沂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秀庭,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吴新月,省委党校校刊编辑部张冬梵先后发言。
在交流互动环节,围绕研讨主题,与会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思考和实践探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其间,由山东数字文化集团联合山东沂蒙精神研究会、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沂蒙干部学院、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档案馆、临沂市委宣传部等共建的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受到广泛关注。
“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内容非常丰富,既有革命历史故事,又有专家智库,还有典型实践案例,各方面结合的非常好。”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赵付科说,大模型对于在信息化时代推动沂蒙精神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试用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吴新月认为,该大模型可以实现“一键读更多沂蒙精神”。据其介绍,以前她在辅导大学生进行沂蒙精神宣讲时,一些相关资料需要通过多个平台、渠道搜集,工作量比较大。而刚刚上线的大模型,所容纳的资源更聚焦、更精准,使用起来不仅便捷,所获得的资料也更权威、全面。
“专家们的报告和发言既有理论高度,又紧密结合实际,对数字化时代创新弘扬沂蒙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山东数字文化集团总经理、大众报业集团编委兰传斌表示,这次研讨会是凝聚智慧、深化合作的契机,将为沂蒙精神代代相传注入新动能、新活力,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凝聚更强大力量。
据了解,依托“齐鲁文化大模型”技术底座和数据资源,沂蒙精神数智大模型借助大语言模型、AI智能体、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对与沂蒙精神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聚合、整理、分类、开发,以大模型为驱动,不断提升沂蒙精神数据资源的公众价值、研究价值、分类分层管理价值与治理价值,不断释放沂蒙精神数字化新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山东实践赋能。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