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教育学院:风雨兼程75载,继往开来谱新篇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11

在鲁西南教育沃土上,济宁教育学院以其75载的深厚积淀,成功实现了从传统师范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跨越转型。学院始终秉持“服务教师发展、助推教育改革”的办学宗旨,践行“弘毅日新、各美其美”的育人理念,近年来办学成果显著,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山东省安全校园等11项省级荣誉称号;设立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济宁学习中心、山东省普通话培训测试社会服务中心、山东省教育融媒编审培训基地、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济宁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25个国家、省、市级平台基地。

特别是近三年来,济宁教育学院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跨越式发展,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实现多项突破,走出了一条融合贯通、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澎湃前行力量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成功打造“党建领航 师训传薪”党建品牌,构建起“1144”党建工作机制,形成“一个目标、一个品牌、四项保障、四大工程”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新体系。

通过实施“党建+X”工作模式,把支部建在教学一线,推行“一线工作法”,建成“慎园”廉洁文化园、党代表工作室等红色教育阵地,将红色基因、传统文化、师范精神深度融合。

学院将廉政建设贯穿治校全过程,打造“五风工程”,营造清朗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清明政风和清净园风,构建起廉洁文化园、廉洁文化广场、廉洁文化长廊和廉洁文化讲堂“四位一体”的廉洁文化宣教矩阵。

党建引领成为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红色引擎”,为各项事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学院荣获“济宁市委教育工委党员实践基地”“济宁市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基地”等荣誉称号,党建工作案例多次在《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家级媒体刊发推广。2024年学院党建品牌获批成为山东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

优化结构布局

筑牢奋进发展根基

2024年,在新班子的积极争取和市教育局的统筹规划下,学院成功拓展任城校区,极大缓解了长期制约学院发展的空间瓶颈,为更好地承接全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工作提供了区位优势,也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新空间。

学院以智慧治理引领现代化转型,近年来,打造了“数字孪生智慧校园平台”,构建起集教学、管理、研发与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生态系统,真正实现了“数智治理、一站服务”。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学院智慧校园案例获评“优秀案例”,并在“智能职业教育”论坛作经验分享,赢得国际组织、高校及企业代表的高度认可。

学院同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干部竞聘上岗机制,有效激发团队活力和管理效能。实施班主任“十个一”工程,系统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家校沟通、读书分享等育人行动,夯实立德树人基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德育新格局。

在校园安全防控方面,学院着力建设安防中心,打造数字孪生平台,实现了校园全域、全时段、智能化轨迹监控和异常预警,严格执行护学岗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筑牢了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安防体系,连续多年保持校园安全“零发案”记录,营造出安心有序、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制造业三大专业集群,开设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应急救援技术、机电技术、计算机应用、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幼儿保育等15个精品专业,其中幼儿保育获评山东省特色化建设专业。同时,学院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中高贯通、职继衔接”综合改革,成功举办4个五年长学制专业,与齐鲁师范学院及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等高校达成“3+4”中本贯通及国际合作协议,为学生构建多元成长通道。学院还积极争取承办各类高水平技能赛事,成功承办了济宁市职业教育婴幼儿保育技能大赛,全市“育幼·悦市·护老”行业技能大赛,并正式申办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

深化产教融合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正高级讲师1人、高级讲师58人,省、市优师及教学能手等名师60余人。通过“引育并举”“青蓝工程”“五级梯队”培养及“双师型”教师认定机制,持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

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五金”建设成效显著。与海信集团等企业联合开展“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职”的订单班培养,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商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企业标准建设7所高端实训室,实现沉浸式育人课堂。三年来,学院已成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婴幼儿保育与早教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智慧社区中医康养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单位、淮海经济区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等7项国家级理事单位;近三年,学院师生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中累计获奖31项,2025年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斩获金奖。

学院坚持“五育并举”,践行“以赛育人”“以文化人”理念,开设社团20余类,学生在经典诵读、艺术展演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充分彰显综合素质培育成效。近三年,学院招生连续突破千人,在校生达3000余人。2025年职教高考本科过线23人,专科上线514人,职教高考成绩在全市同类院校中遥遥领先。

创新社会服务

打造教育培训高地

学院充分发挥教师培训主阵地作用,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年均承接教师培训50余期,参训人数超过万人次,成功获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济宁学习中心(全国仅10家);建立了高水平、多类型、较稳定的专家资源库,与北大、北师大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培训;成立了师德培训现场教学宣讲团,依托传统文化地域资源,挖掘现场教学点内容,开发8套精品课程,获教育部高度认可,资源纳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库。

学院构建了“一中心、两基地”培训格局,以金乡校区为中心,在任城校区和曲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设立培训基地;拓展跨地域协作,开展东西部协作培训,为新疆喀什、重庆万州等地提供定制化师训服务,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山东省唯一省级普通话培训测试社会服务中心,学院创新建成全国首个“全国产化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化考场”,引入AI测试及防作弊系统,实现全程智能化操作,普通话测试工作成为全国标杆。测试中心入选全国首批优秀测试站,测试经验在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会议交流。此外,学院积极为社会提供“送测上门”服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普工作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济宁教育学院以创新的理念、务实的作风、昂扬的斗志,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立德树人,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与服务社会能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通讯员 刘玲)

责任编辑:李腾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