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高新区:民宿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9-11 130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白露时节,秋意渐浓。在日照高新区河山山间,潺潺溪流与微凉山风交织,错落有致的民宿庭院里,游客或品茗观景,或参与农事体验,尽享山野慢生活。近年来,日照高新区以“生态秀美河山、民宿特色小镇、城郊幸福花园”为发展方向,深耕“民宿+”多元业态,推动乡村民宿从“单点出彩”到“集群发展”,从“一季热闹”到“四季兴旺”,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生态为基,民宿集群绘就宜居画卷

“白天山风送爽,夜晚枕星而眠,这股自然凉意比空调更舒心。”来自上海的程女士一家已是日照高新区十二星座野奢美宿的常客,每年都会专程来此小住,泉水豆腐的清甜、整洁雅致的房间,让他们次次都有新体验。

这份吸引力,源于高新区对生态资源的精心守护与科学利用。依托河山秀美的山水生态优势,高新区将闲置旧院落盘活改造,打造出一批高品质民宿集群。不负·大暖帐野奢美宿部落、十二星座野奢美宿先后获评山东省五星级精品民宿,春风十里乡村文旅创意园成为省级精品民宿聚落,2022年河山镇更成功申报省级民宿旅游集聚区创建单位。

在民宿建设中,高新区坚持“生态优先、修旧如旧”理念。不负云顶野奢美宿保留传统砖石结构与木质元素,融入智能家居系统,让游客在感受乡村质朴韵味的同时,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红窑里1977文创园则将工业遗址与民宿业态结合,斑驳窑体与清新绿植相映成趣,成为游客打卡新地标。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运营16个覆盖高中低档需求的民宿项目,形成“以点带片、以片带面”的发展格局。

业态融合,多元体验丰富旅游内涵

“孩子们摘绿茶、做豆腐,晚上围着篝火唱歌,这趟毕业旅行太有意义了!”在不负云顶野奢美宿的广场上,来自潍坊的游客宋女士看着孩子欢快的身影,感慨这里“来了就不想走”。

为打破“住一晚就走”的局限,高新区积极探索“民宿+生态”“民宿+研学”“民宿+美食”等融合模式,让民宿成为体验乡村生活的“入口”。依托完善的配套设施,游客可沿30余公里旅游景观道徒步赏景,在采摘园体验农耕乐趣,到垂钓园享受休闲时光;文旅部门还开发多条乡村旅游线路,打造旅游服务中心、游客中心、导览指示系统等公共服务网络,实现“食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覆盖。

不仅如此,日照高新区深挖乡村文化内涵,让民宿承载更多文化记忆。春风十里民宿保留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与内部结构,还原乡村生活场景;不负云顶民宿展示当地非遗手工艺品与传统农具,定期举办民俗体验活动;红窑里1977文创园推出农家美食制作、传统节庆展演等项目,让游客在休闲中感受乡土文化魅力。

多方合力,政策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

民宿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日照高新区的科学规划与政策扶持。为推动民宿产业规范发展,日照高新区邀请高校专业团队编制《河山镇旅游业发展规划》,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从资金、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建设特色庄园、生态园,为业态融合奠定基础。

在政府引导下,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民宿建设。日照高新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社会文化人士、旅游企业投资民宿项目;鼓励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资金等形式入股,采用“公司+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实现“政府推动”向“群众主动”的转变。同时,针对民宿经营者,高新区开展经营管理培训、组织外出学习交流,引进专业管理与策划人才,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与运营水平。

如今,日照高新区的民宿产业已成为乡村全域旅游的重要支撑,“城市后花园”“都市休闲游首选地”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下一步,日照高新区将进一步健全民宿治安管理、环境保护、卫生监督等制度,加强精准营销,推动民宿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游客“宿在山野间,静享慢生活”,绘就乡村振兴更动人的画卷。

责任编辑:张倩

AI小壹

我是齐鲁晚报的AI机器人小壹,快来向我报料新闻线索吧~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