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在黑暗的世界里,王俊用双手“推”出了一条通往光明的路。他因视神经萎缩症失去了光明,却从未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从被迫辍学的盲童,到世界大赛金牌得主,他从黑暗中寻光,用自己的坚韧与拼搏,书写了一段不平凡的传奇;他在光明中传递温暖,以一颗赤诚之心,为无数人点亮了前行的灯。
王俊用行动证明:身体的残缺无法阻挡追梦的脚步,只要心怀希望,勇敢面对,每个人都能在逆境中绽放光彩。
一句鼓励,点亮灰暗童年
8月27日,当第十七届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按摩研讨会的掌声在韩国首尔会场响起,王俊站上讲台进行学术演讲,眼中似有微光闪动。作为交流代表,他现场展示的推拿手法,向亚太各国同行展现出中国盲人按摩行业专业水准。
“我这双手天生就适合干推拿。”会场上的王俊,意气风发,侃侃而谈。曾几何时,他也因视神经萎缩带来的黑暗而蜷缩。“7岁时被利器划伤了眼睛,造成视神经萎缩症致盲。学校进不去,小伙伴们玩耍时也总把我落在后面。”忆起童年,王俊的声音里仍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苦涩,那段日子,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和外界交流。
转机出现在11岁。父亲偶然得知济宁有一所盲校,不仅能让失明的孩子继续读书,还能学习推拿手艺。这扇 “窗”,成了王俊人生的转折点。踏入盲校的第一天,老师握着他的手说:“孩子,你有一双天生干推拿的手。” 这句简单的鼓励,如同一束光,瞬间照亮了王俊灰暗的内心。
从那天起,王俊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盲文学习是第一道难关,他就用指尖一遍遍触摸盲文点,直到指尖磨得发红发烫,也不肯停下;推拿手法练习更是艰辛,推、拿、揉、滚、拔、按、擦,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琢磨,别人练一个小时,他就练两个小时甚至更多,经常把双手练出血来;中医基础知识薄弱,他就靠“笨办法”死记硬背,走路、吃饭时都反复背诵。
“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推拿的价值,是在盲校诊所实习时。”王俊记得,当时一位患者因急性腰扭伤疼得直不起腰,他按老师教的手法小心翼翼地推拿,十几分钟后,患者竟然能慢慢活动了,还一个劲地夸他“手艺好”。那一刻,成就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王俊忽然明白:“原来看不见,也能靠双手创造价值,也能‘看见’世界的精彩。”
坚韧如芽,从学徒到世界冠军
盲校毕业,对王俊而言不是终点,而是追逐梦想的新起点。“我不想只做个普通的推拿师,我想把这门手艺学精、学透,帮助更多人。”带着这份执念,他背起行囊,先后辗转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一边在推拿店打工积累经验,一边拜师学艺。
在南京学习期间,王俊遇名师指点,不仅夯实了推拿基础,更开始钻研创新。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点,他反复试验,创新提出 “特定配穴、定点复位、动态舒筋” 等五步整复疗法,这套疗法后来被认定为江苏省宜兴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帮助顽固性失眠患者和近视人群,他又研发出 “一指禅”“震法”与心理疏导、自我按摩相结合的“复式临床疗法”和“点穴明目法”,在中医推拿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
2019年,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上,王俊凭借精湛的技艺摘得保健按摩项目桂冠;2023年,他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按摩项目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摘得金牌——这是中国在该项目上的首枚金牌,也是王俊多年努力的结晶。
如今的王俊,早已头顶 “全国技术能手”“齐鲁首席技师” “全国自强模范”等诸多光环,但每当想起当初老师对他天赋的肯定,他总是会感慨:“我想老师应该是为了鼓励我故意这样说的,但我确实从中感受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一路支撑我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薪火相传,让更多人“看见”
“我曾在黑暗里挣扎,知道看不见的苦,所以想拉更多身处困境的残疾人一把。”随着手艺日益精湛,王俊的推拿品牌逐渐发展壮大,先后在宜兴开办6家直营分店,又回到家乡济宁创办推拿中心和盲人医疗按摩所,成为亚太区盲人按摩示范店、国家级盲人保健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但他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的心愿 —— 让更多残疾人靠双手立足社会。
陈华营的人生转折,就始于王俊的推拿中心。因眼底色素变性,陈华营的视力严重下降,几乎失明,不仅无法继续工作,家庭也陷入困顿。2017年,经朋友介绍,他来到王俊开办的盲人按摩免费培训班。在这里,王俊手把手教他推拿手法,还为学员们提供免费食宿,极大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学成后,陈华营留在推拿中心工作,凭借日复一日的练习,他的手法越来越精湛,一度成为店内点钟率最高的“明星”。如今他已经凭借自己的双手赚钱买了车和房,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让更多盲人以及视力残疾者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自立于社会,多一条谋生的出路,多一份生活的希望,王俊开办免费的盲人按摩培训班,招收盲人学员,免费提供食宿、按摩技能培训,帮助他们链接就业平台,“我要让他们有立身之本,‘看见’自己的未来”。在王俊的努力下,500余位盲人学员学得立身技艺,实现成功就业。
爱心如炬,把温暖传递到更多角落
“我想把这份爱传递出去,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让技术服务于大众。” 怀着感恩之心,王俊将爱心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
这些年,他坚持走进社区、敬老院,为困难群体免费按摩,累计免费推拿5万余人次;在特殊教育学校设立“王俊扶贫助残助学金”20余万元,“一对一”资助一户多残困难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帮助百余位困难残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参与公益捐款行动,开展 “千次上门” 公益帮扶活动,为2326人次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免费推拿服务……
2020年,他和中心的盲人按摩技师们一起创立了“王俊光明行”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千次上门”(为任城区金城街道30名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提供每人一年不少于30次的上门按摩服务)“按摩推拿社区公益行”“盲人按摩培训班”等活动形式解决家庭困难人员的自身按摩康复问题,缓解家人照护压力。今年年初,他又组织开展免费按摩推拿培训,教更多居民学会自我保健技能。
“你要问我做这些是图啥,有更多人受益于推拿,有更多人学习推拿,这就是我的所图。”王俊说。
黑暗或许曾遮住他的双眼,但他用双手创造了光明,点亮了生活的希望。在追逐光明的路上,王俊从未停下脚步,而他身后,越来越多的人正跟着他的脚步,走向属于自己的光明未来。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