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向前 张安宇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鲁政字〔2025〕110号),为未来十年山东省水运基础设施发展描绘了清晰宏伟的蓝图。规划提出,到2035年,全省要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形成“三主四辅”世界级海洋港口群、“一主四辅多点”内河港口群和“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的水运发展总体布局,世界级海洋港口群基本建成,内河水运网络更加完善,现代化专业化运输系统支撑更加高效,水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港口和航道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沿海港口"三主四辅"。以全国主要港口青岛港(国际枢纽港)为龙头,烟台港、日照港两大全国主要港口为支撑,威海港、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等地区性重要港口为补充,共同组成辐射力强劲的世界级海洋港口集群。内河港口"一主四辅多点"。确立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济宁港为核心,枣庄港、菏泽港、泰安港、济南港等地区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其他一般港口协同发展的内河港口布局体系。
规划着力打造总里程约3100公里的"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络,内河航道以国家高等级航道京杭运河、小清河、新万福河为骨干,地区性重要航道徒骇河、黄河、京杭运河与小清河连通、漳卫新河和其他一般航道为补充的“一纵两横、三干多支”内河航道网总体布局。
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专业化、现代化的港口运输体系。集装箱运输系统,强化港口外贸与多式联运能力。能源与重要物资运输系统,覆盖煤炭、原油、散粮、进口铁矿石、铝矾土、液化天然气等关键物资储运。邮轮与滚装运输系统,满足邮轮旅游、商品汽车及滚装运输需求。
规划实施将坚持陆海统筹、海河互济、开放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深度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支撑山东打造面向东北亚和"一带一路"的双向开放新高地。强化多式联运,完善铁水联运体系,提升海河联运效能,加快建设黄河流域国际物流大通道,推进陆海联动发展。智慧绿色引领,加快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推进绿色水运、平安水运发展,拓展港口综合服务功能,推动行业创新融合。
该规划的批复实施,标志着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发展进入系统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将为山东省乃至区域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运支撑,显著增强港口和航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将负责该规划的印发与组织实施工作,各相关市将依据规划要求推进具体港口总体规划的制定与落实。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