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武城县最新发展定位来了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07-17 2.2万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范佳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武城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着力将武城县建成鲁西北特色制造业基地、大运河文化带节点城市

《规划》提出,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武城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3.6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2.06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0.84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54.18平方千米以内。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强化恩县洼滞洪区建设管理,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优化农业空间结构,推动农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强粮食和农渔业产品供给能力,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示范引领。加强漳卫河、利民河等生态空间的保护和修复,筑牢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构建等级合理、协调有序的城镇体系,严守城镇开发边界,严控新增城镇建设用地,促进城镇空间集约高效发展。

提升国土空间品质。优化县域中心城区功能结构和布局,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构建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导小城镇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与常住人口相适应,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促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覆盖,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严格保护四女寺村等传统村落、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历史风貌。充分利用好自然景观资源,突出生态优势,彰显城乡特色风貌。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夯实安全韧性基础支撑。构建各种交通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城区道路网系统,强化与区域重要城市的交通联系。健全公共安全和综合防灾体系,严格落实抗震、地质灾害防治、防洪排涝等灾害防控和油气管线、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等安全防护要求,增强抵御灾害和事故的能力。统筹保障水、电、气、暖、通信、环境卫生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城市生命线稳定运行。

责任编辑:范佳

范佳

您觉得有意思的新鲜事,都可以找我聊聊!

微信扫码进入小程序 微信扫码
进入小程序
我要报料

热门评论 我要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码
移动端评论